作为一个同时喜欢精酿和跑步的矛盾体,本着边跑边喝的快乐生活理念,一边努力减肥一边争取把每种喝到肚里的啤酒记录下来。
目前已收录福佳、白熊、智美、罗斯福、芙力、督威、弗林博格、迷失海岸、忒斯特、林德曼、酒神巴克斯、保拉纳、赤耳、京A、百帝王等品牌经典啤酒,艾尔和拉格都有。因为都是市面可以买到的瓶装、罐装啤酒,严格意义来说也不能都算是精酿,供不能去酒馆的日子解馋参考。
因内容较长,建议可按目录导航快速定位(商品链接是随手搜的,不确定是否最划算,如果在线购买建议再搜搜)。
我记得有个说法,世界上80%以上的啤酒种类是艾尔、但现在世界上80%以上的啤酒销量是拉格。
这是两者的酿造工艺决定的,艾尔是早期啤酒使用的顶部发酵技术、发酵温度较高(10-20度)、发酵时间较长(一周至两个月),技术要求较高、酿造成本较高。开云真人官网
而拉格是近代才出现的底层发酵技术、发酵温度较低(10度以下)、发酵时间较短(7天以内),技术要求较低、酿造成本较低。
可以看到,拉格的出现极大降低了啤酒的生产成本,使得小作坊生产的啤酒得以工业化量产,让大部分人都喝得到、喝得起。所以拉格的市场占有率高,是市场经济的结果。
但从口味上来说,艾尔的风味更丰富和厚重,通常有水果、坚果等复杂的香气;而拉格则清澈寡淡、更适合解渴、即所谓的「水啤」。
因为艾尔的品类更丰富,所以单纯从酒体透明度和颜色来说也更多样化,但不能简单用开云网址黄啤、黑啤、白啤、棕啤这样的颜色描述来区分,因为黑啤既可能是世涛艾尔、波特艾尔,也可能是黑拉格。
另外虽然艾尔的生产工艺更复杂、成本更高,所以大部分的精酿是艾尔、大部分的拉格是工业啤酒,但也不能绝对把艾尔和精酿画等号、或者说拉格都是工业啤酒。
精酿啤酒的英文是 Craft Beer ,Craft 就是手工、手艺的意思,所以翻译成精酿很贴切。从名字来看,精酿啤酒的定义不是按品类区分的,而是酿造过程。
在宋培弘的「自酿啤酒完全指南」中,引用了美国酿酒师协会对精酿啤酒的定义:即年产量低于600万桶、酿酒师拥有超过75%的独立产权、酿酒师以酿造最佳风味的啤酒而非市场营销为第一目标来界定精酿啤酒。
不过定义不重要,前面说过艾尔和拉格的区别,总得来说精酿和工业啤酒是一口就能喝出来甚至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比如传统精酿的配料通常只用麦芽、啤酒花、酵母和水;而工业啤酒则会用大米、玉米等降低成本。
精酿的原麦汁浓度通常比较高(通常≥10%)、酒精度也较高,有浓郁的麦芽香;而工业啤酒的原麦汁浓度低很多、更接近于「喝水」。
精酿大多未经过滤和巴氏杀菌,所以酵母活性更好(通过泡沫也可以直观感受)、灌装后还会继续发酵,相应的保质期就很短;而工业啤酒经过过滤和巴氏杀菌,酒体更清澈,保质期也更长,当然也就牺牲了啤酒的活性。
所以想要喝到正宗的精酿,最好还是去店里喝新鲜的。市面销售的瓶装精酿,我个人称之为「工业精酿」,实现 了量产,方便随时买随时喝,且相对便宜(店里一杯精酿大约40~60元RMB,而便利店大部分瓶装精酿大约10~20元RMB)。本文介绍的就是市面上可买到的一些啤酒。
特点:比较有特色的胖墩墩的瓶身,最早注意到白熊还是他们那个用户上传自己照片印到啤酒瓶背标的营销,不过好像不太成功。但酒还是好喝的,和大部分小麦一样比较清甜,酒精感不重。因为同样添加了小麦芽、橙皮、芫荽籽等配料,风味和同为比利时白啤的福佳白、1664类似,普适性很强的日常口粮。
酒体:古铜色,开云真人官网有一点浑浊,因为有活酵母瓶中发酵、有一些沉淀物,口感比较清爽
特点:独特的瓶盖设计最抓眼球,锥形反转气推瓶盖、又叫秋千瓶盖,不用瓶起子手在瓶后一推就砰地弹开、有香槟的仪式感,再扣上还能二次密封重复利用(装个酱油醋的?)。瓶中发酵技术品味更新鲜,上乘的德啤。净饮佐餐都不错,不必在意啤酒花浸膏了反正我喝不出来。
香气:有烘焙麦芽香,但相比美式的世涛这款德式黑啤我觉得接近摩卡、太妃糖的焦糖香没有那么浓,更接近于偏酸的美式咖啡的口感和香气
特点:依然是弗林博格经典的秋千瓶盖,又「砰」了一次。Dunkel型的黑啤我觉得叫棕啤或者红啤更合适,口感像手冲的精品咖啡一样纯净,但少了点浓郁芳香的厚重感。
苦度:极低,白啤本来就比较清淡且偏甜口,加上茉莉花香基本完全把苦味遮过去了,即使后调也依然是香甜的
香气:小麦、芫荽籽、干橘皮、茉莉花的组合就是一种酸酸甜甜香香的小女生的感觉
特点:和其他的小麦没有本质的区别,主要就是加了茉莉花吧,有点白啤兑花茶的意思。度数也不高,很适合女生。
泡沫:酵母活性很新鲜,轻轻打开瓶盖就有泡沫发酵声,倒入杯中象牙色的泡沫很绵密厚实,喝到嘴里有奶油感,挂杯也是厚厚的一层
香气:闻起来麦芽香还是比较明显的、有烘焙过的那种巧克力香,喝起来酒精感会有点冲、不过后调会有回甘
特点:经典修道院,也是智美系列里的经典,知名度比较高,口味比较厚重、四料丰富的口感,无论是否喜欢这个风格总要试一试
酒精度:9.5%vol(属于烈性了,督威是魔鬼的意思,对得起比利时啤酒口感香后劲儿大的特点)
特点:口感清爽而丰富的烈性啤酒,督威经典的比利时酵母+皮尔森麦芽,干投酒花尤其是第三种酒花之前是每年换一种,这瓶是现在的选用的丰富水果香气的美国西楚酒花(瓶身背后的图案上有三种酒花的名字,另两种来自捷克和斯洛文尼亚)。
泡沫:非常绵密而丰富,打开酒瓶轻摇瓶内就会马上升腾起泡沫且挂壁,倒在杯中有一点焦糖色,含在嘴里有面包般的口感
香气:麦芽和柑橘香气很浓,酒精感没有想象中得冲撞、压制得很柔和、有一定欺骗性
特点:配料简单干净的美式IPA,毕竟是双倍IPA苦度新手可能不适应,但我感觉是瓶装工业啤酒里相对很接近我在店里喝的美式精酿的风味和口感的了。酒精和麦芽、柑橘香的平衡也很好,喝着开云网址很顺口,但毕竟酒精度不低要小心上头,最后还留下了漂亮的泡沫挂壁,是值得推荐的经典IPA。
苦度:极低,非常清爽,喝出了扎啤(生啤)的口感,尾段有一点酒花苦但苦度也不高
特点:世界十大名啤之一,瓶身的配色和老虎logo很有东南亚风情。酒精度5%要说也不低了,但是居然喝不出酒精感,小心上头。从开瓶到入口都有典型的米香味,在啤酒原料里加大米通常是降低成本且不好喝的做法,比如的各种大绿棒子。但是这款不招人讨厌,喝出了老挝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特点:很清爽的皮尔森,和名字一样金黄色的酒体很漂亮,净饮佐餐两相宜,口感中规中矩,略有酒精感冷冻口感更佳
原产国美国,罐体用了美洲风情的墨西哥摔跤手形象,辨识度很高,形象还是唬人的。
11.5°P、5%vol,参数一般,原麦汁浓度和酒精度只能说在工业拉格(水啤)里算高的。
配料表水、大麦麦芽、大米、啤酒花,比较干净但是主料用了大米,就很难和大绿棒子划清界限了,美洲大绿棒子。
棕黄色酒体比较清澈,倒酒时泡沫绵而不密所以衰退很快,口感清爽、苦度低、香气寡淡。
特点:配料表比较复杂,基本可以划分为白啤(水、大麦芽、小麦、啤酒花、芫荽、橙皮、酵母)+草莓汁(浓缩草莓汁、果糖)两部分,说实话我觉得草莓实在是太甜了所以麦香已经被遮盖了,也没有酒精感,欺骗性很强的果啤。女孩子和不怎么喝酒的人也可以0门槛接受,尤其粉红色的酒体就充满少女气。还是那句话,越甜的酒,越小心喝多上头。
瓶装容量:375ml(比一般的小瓶略大,度数也比其他果啤略高,小心上头)
酒体:深紫色或者说棕红色(比黑加仑略深,接近红酒),不透明,沙口感不强
特点:首先最有特点的肯定是这纸包着的外衣了,加上过橡木桶,颇有点拿着瓶红酒的年份感。不过我劝你就直接打开倒杯里喝,不然会露出里面非常纯粹的「大绿棒子」。口感有点介于红酒和果醋之间,偏酸但是不涩,果汁感比较强所以气泡感不强,适合聚会佐餐慢饮。
配料:50%啤酒(水、大麦麦芽、啤酒花)+50%西柚柠檬汁(水、白砂糖、浓缩粉红西柚汁、浓缩柠檬汁、浓缩橙汁等)
香气:西柚水果香明显,不是酒花调制出来的果香、是赤裸裸的兑了50%的浓缩果汁(配料表就写的50%啤酒+50%西柚柠檬汁,老实诚了)
特点:果啤么就当饮料喝就好,冰一下口感应该更好,很适合女生夏天或者配火锅烧烤之类的畅饮。酒精度数低,入口酒精感完全被隐藏,如果畅饮还是建议适量、小心后劲上头。
特点:TasteRoom这个系列除了酒花橙子拉格还有草莓小麦和山核桃可可波特等,看名字就知道是适合女孩喝的系列,这款拉格就算这个系列里苦度最高的了。因为加了10%的橙汁,所以橙香很浓郁,但我个人感觉比较适合夏天冰镇或大口喝,慢饮会串出一点锈味,值得一提的是用的是千岛湖的水。
配料:水、桃子汁47%、大麦芽、白砂糖、小麦、食用香精、啤酒花、三氯蔗糖、维生素C、酵母
泡沫:薄薄一层,气泡大小不一,虽然不是很丰富但细腻新鲜,挂杯强,喝完留下如蕾丝裙边的杯壁
特点:低度数+小瓶装+半瓶桃汁的小甜酒,加上金黄色的包装和瓶身上的女郎,太适合聚会或者野餐了,少女感十足的一款经典果味啤酒。稍微有点酸,喝着会有点像果醋,无门槛新手友好。
保留了福佳白清新香甜的小麦香,融合了红覆盆子的酸甜,一款超市便利店很常见的网红啤酒。
最后还是想说回前面写到的精酿啤酒 Craft Beer 和工业啤酒的最大差异,在于这款酒是用来「卖」的还是用来「品」的。
每个人喜欢的口味不同,未必精酿的就比工业的好喝,毕竟好喝是一种主观感受。
但精酿的灵魂在酿酒师的心意,无论古法还是创新,即使同样的配方也可能每次喝出不同的风味。
饮者的心境,不同心情喝的也是不同的味道。正如抖音上那句梗:「这是酒吗?这不是酒,这是有温度的江河、是曾经趟过的浑水、是黯淡无光日子里的良药。」
有条件的时候我喜欢去店里独饮、小酌、不过量。而且不喝闷酒,放松的时候才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