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矿泉水也能成为首富?这是怎么做到的?农夫山泉是中国最大的矿泉水企业,市场占有率25%左右,实际控制人和董事长叫钟睒睒,90年代曾是娃哈哈的经销商,后来决定自己做自己的品牌,1997年首次打出“农夫山泉有点甜”的广告语。
经过20多年的发展,2020年农夫山泉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完成IPO,融资84.7亿,4个月后股价最高涨到68.75元/股,市值近8000亿港元,董事长钟睒睒也首次成为中国首富。一瓶小小的矿泉水何以会让董事长成为中国首富呢?
矿泉水生意其实很赚钱,最大的原材料是水以及塑料瓶子,成本非常低,根据农夫山泉提供的财务数据,毛利率高达60%,只要将品牌打出来,销售渠道建立起来,那么就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赚钱生意。
农夫山泉在2020年上市的时候,营收位229亿,归母净利润53亿,净利润率高达23%,和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差不多,2022年进一步将净利润率提升到了25.6%,去年的净利润很可能达到100亿,这个利润规模已然不低。
钟睒睒成为中国首富还需要两个条件,第一是资本市场给予的估值够高,如果估值不够,仅靠100亿的利润,市值也就是一两千亿,但是农夫山泉的滚动市盈率最高的时候高达140倍,如今依然有45倍,而其他同行上市公司的估值只有十几倍。哪怕是白酒中的王者茅台如今的估值也就30倍了,矿泉水的估值比白酒还高不少。
第二就是控股比例足够高,钟睒睒持有农夫山泉的股权比例高达84%,这可是上市公司啊,实际控制人持有的股份达到这个比例的也是独此一家了,规模颇大的净利润,不菲的估值,再加之实控人奇高的控股比例,这三个因素成就了钟睒睒成为中国首富。
当前农夫山泉的市值高达4362亿,和美的集团相当 ,但是钟睒睒控股84%,这部分股权带来的财富价值就高达3664亿,大概就是500亿美元,而美的集团的控制人何享健只持有30%的股份,持有美的集团股权的市值只有1300亿。
钟睒睒在设计农夫山泉控制权的时候也是用了多层次控股结构,他自己100%控股了杭州友福企业管理公司(简称“杭州友福”),杭州友福再直接持有养生堂公司1.62%的股份,剩余98.38%的股份全部由钟睒睒持有,钟睒睒就完全控股了养生堂公司。最后以养生堂的名义持有农夫山泉66.82%的股份,钟睒睒个人再直接持有农夫山泉17.15%的股份,如此一来钟睒睒就通过直接和间接持股的方式控制了农夫山泉84%的股份。
农夫山泉的股权架构非常“干净”,钟睒睒握有绝对的控股权,其他就没有任何一个股东持股比例超过1%,截至2023年底,有17只基金持有农夫山泉的股份,但是合计也只有500多万股,市值不过2个多亿,相对4000多亿的市值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过南下的港股通持有4300万股,持有市值将近18亿港元。
或许是农夫山泉的大股东高度控盘的缘故,这才使得其估值有四十多倍,在当前已经低迷了好几年的港股中是非常罕见的,港股指数当前处于历史地位,成分股的估值一般都比较低,非酒精饮料类企业的估值一般都只有十几倍,农夫山泉的估值是行业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其高估值会持续下去吗?如果回到行情平均估值,其首富的帽子恐怕是戴不住了。
一般财富和产业达到这种规模的人,其商业版图的股权结构设计都会倾向于在最顶层成立一个纯粹的投资公司,个人或者家族完全控制该公司,然后再以这家公司去持有其他业务层面的公司股份。比如王健林的大连合兴投资有限公司,他和儿子王思聪100%控股,然后再以这家公司去控股万达集团,而万达集团再去控股/参股各个业务层的子公司。
钟睒睒也差不多,自己完全控股杭州友福公司,这个相当于王健林的大连合兴投资公司,然后再设立养生堂公司,这类似于王健林的万达集团,再以养生堂公司去控股具体的业务层公司,而农夫山泉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业务层公司。
这种股权架构的作用是什么呢?其实是风险隔离,实际控制人一般并不直接持有具体业务层的股份,自己站在最高层,而且是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责任是有限的,杭州友福的注册资本只有300万,养生堂的注册资本也不过1亿,即便未来公司运营出现最坏的情况,实控人在最上层承担的责任也是非常有限的。
第二个作用就是方便家族内部进行财富传承,因为最终的股权集中在养生堂公司或者是杭州友福公司,将来如果发生财富往下传承,只需要在这两个公司层面进行股权变更即可,基本不会涉及到具体业务层面公司股权的变化。钟睒睒的儿子虽然已经入外国籍,但是在公司担任董事和高管职务,将来如果接班,只需要在最上层的公司层面进行股权变化即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开云真人开云真人开云网站 真人平台开云网站 真人平台